濟南海葬
海葬之后,親人如何寄托哀思?該負責人表示,濟南是內陸,但是10個縣區中有7個縣區由黃河流穿,“我們在黃河入??跂|營將骨灰撒海,我們的親人或家屬,可以通過最近的黃河大壩撒撒花瓣,寄托哀思,也節省成本。
隨著綠色殯葬接受度的提高,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。海葬名額只有100人,目前每年只有一次,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完成心愿呢?22日,濟南市民政局副局長杜紅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為了滿足濟南市民不同種形式的喪葬需求,未來包括海葬在內的多種綠色殯葬形式,將常態化進行。
近年來,濟南出臺各項基本殯葬惠民政策兜底保民生。截止到2016年,已對全市10997名困難群眾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1221萬余元。2017年1月起,濟南對城鄉居民實行基本殯葬費用減免補助政策,城鄉居民統一減免630元。杜紅波介紹,為推廣綠色殯葬理念,濟南市民政局連續幾年加大對節地生態安葬的政策扶持力度,“目前,除了海葬、花壇葬以外,濟南的公益壁葬等節地立體葬也具備了快速發展的條件,近期將納入綠色生態葬的補貼范圍之中”。
他表示,隨著市民接受理解程度的增加以及當地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,喪葬形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,“濟南有泰山文化、黃河文化、泉水文化、小清河文化等,本身地理位置就是南山北水。比如說黃河流經濟南的8個縣、區,在走訪中不少市民曾表示希望百年之后,骨灰也能融進母親河。為此,我們也在積極推進‘黃河葬’的進度”。